钱立庭,男,安徽枞阳人,医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安徽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副会长兼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肿瘤质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导。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安徽省立医院首批“杰出技术骨干”,安徽省第二届“江淮名医”,享受省政府津贴。主要临床工作: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各种消化系统肿瘤、鼻咽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癌、淋巴瘤、脑部肿瘤等放射治疗及放化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研情况:迄今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7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10余篇,SCI 6篇。 参加编写专著多部,指导研究生30余名。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课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多次。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实用癌症杂志》、《安徽医学》、《临床肺科杂志》及多家杂志编委及国内外多家医学期刊的审稿专家。
《中华肿瘤杂志》等杂志编委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100余篇。
陶良军,男,本科学历,医学学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88年毕业分配至安徽省立医院工作至今,先后担任总院科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职务,2017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201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合著1部,获得研究成果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安徽省癌症基金会监事长、安徽省等级医院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常务理事、第七届中国优秀医院基建后勤院长。
何新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领军人才、安徽省立医院杰出技术骨干。 主要临床工作:胃癌治疗,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操作精细,肿瘤根治规范。胃肠肿瘤的标准化手术治疗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曾在全国胃癌手术示频大赛中荣获第二名并获最佳人气奖。 科研情况: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课题研究8项,其中《腹腔镜为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SCI、CSCD、CSCI论文20余篇。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胃肠肿瘤联盟主席、安徽省胃肠肿瘤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欧亚结直肠委员会中国中部六省副主任委员、长江中游城市群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中游城市群结直肠癌学组副组长、中国远程医药健康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CMIA远程医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杨春梅,女,汉族,1982年1月出生,安徽肥东人,硕士,副研究员。200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先后担任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科研处主任助理、副主任、副处长,其间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挂职一年。现任西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中科大附一院科研处副处长。
高劲,肿瘤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美国哈佛大学Dana Farber 癌症研究所和迈阿密大学肿瘤中心访问学者。现任安徽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硕导。蜀山区第二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徽省立医院 “青年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工作简历:擅长复发转移及初治头颈部肿瘤(脑肿瘤、喉癌、鼻咽癌、下咽癌、口咽癌和口腔肿瘤等)、消化道肿瘤、肺癌诊断及精确放疗,毒副反应处理,对靶向及免疫治疗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科研情况:主要研究方向为头颈部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提高肿瘤疗效同时保护正常组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参与及主持科技部86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等多项课题。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鼻咽癌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华肿瘤防治杂志》、《肿瘤营养与代谢杂志》等多家杂志青年编委及国内外多家医学期刊的审稿专家。
胡成文,主任护师,管理学硕士。现任党委委员、组织人事科主任。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护理工作者。主要工作简历:先后历任安徽省立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安徽省立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安徽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长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省级和国家级课题6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参与专业书籍编写11部、获软件著作权1部,承担护理研究生课程《高级护理实践》、参与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的编写及授课等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安徽省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院协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主要工作简历:从事病理学工作33年,在病理教学、科研、临床中具有丰富经验,尤其在肿瘤病理诊断、分子诊断、疑难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造诣。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肿瘤学分会肿瘤病理分子诊断学组组长;CSCO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委员,AHSCO病理专家委员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组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病理学会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头颈肿瘤外科主任、乳腺诊治中心主任
安徽省肿瘤医院甲状腺癌、乳腺癌多学科会诊首席专家
安徽省卫健委“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安徽省普外科质控中心甲状腺乳腺外科质控专家组组长
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治乳腺癌专家组组长
2017 年“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专业特长:
头颈部肿瘤标志性技术:①纳米碳负显影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②中央区淋巴结细化的甲状腺癌根治术;③甲状腺癌多次手术后复发的再手
术;④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治疗;⑤颈部原发的巨大恶性肿瘤手术
及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术后癌性缺损的Ⅰ期修复,如应用胸大肌、斜方肌
皮瓣即刻修复气管、食管、皮肤缺损等。
乳腺肿瘤标志性技术:①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及乳腺重建术,包括联合背阔肌、腹直肌肌皮瓣、假体等 I 期乳房
再造,开创性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于乳房重建中,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②较早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研究;③.开展适合本学
科的多个前瞻性、单臂临床试验。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甲状腺分会常委
安徽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全科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外科学会常委、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安徽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甲状腺乳腺肿瘤专科联盟主任委员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实用癌症杂志》等多种期刊编委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十余篇。开展省部级课题 4 项,目前在研
两项。制作教学光盘:“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等,参编研究
生教材《肿瘤学概论》。
获得奖项:
安徽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四等奖一项
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安徽省蚌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