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预申报工作开始,检验科积极响应,特邀请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多项自然科学基因项目的专家——安徽医科大学检验系沈继龙教授参加科研小组会议,为成员们做了《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与标书撰写》的专题报告,该报告还吸引了血液科、病理科等有兴趣的青年骨干前来听讲。
会上,沈教授首先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资助范围、医学科学研究目标、科学研究的设计等,以其实验室今年中标课题举例介绍了A+B+C+D的典型基因精要的模式,指出创新是灵魂,要做到“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其后他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撰写形式、撰写内容(题目、基本信息、摘要、项目组主要成员、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等。最后,他作为资深评审专家,给出了适合的时间节点安排、总结了常见的落选原因,指出了评审专家的关注点,并分享了一些容易中标的小技巧,让参会人员觉得获益良多。
随后,检验科新员工戴春阳进行了文献汇报,通过PPT的形式向其他小组成员展示了自己精读的文献,并结合自身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方向。接着小组其他成员都各自简单汇报了上周阅读文献情况,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最后各位成员分段学习朗读了《医务英语对话》,努力提高英语口语和应用能力。
沈教授一直强调“科研的关键在思路”,只有不断坚持阅读文献,了解前沿进展,才能有更多更好更新的idea,检验科硕士学历的人员占总人数一半以上,我们应该团结一起组团发展,通过团队的形式各取所长,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英语作为学习工具,不论是文献阅读还是论文写作,都离不开扎实的英语基础,,我们也会将英语学习坚持下去,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随着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检验科 张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