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成立于2024年6月,前身是2017年5月成立的肿瘤生物治疗科。学科于2018年成立安徽省恶性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0年,学科成为国家癌症中心发起的乳腺癌诊疗示范中心首批试点单位。2021年,学科获批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目前学科开放床位51张,同时开设病区内日间病房。学科年门诊量约1.2万人次,年平均出院约1万人次,每年约2000名来自全国的新患者朋友就诊我科。
专科特色及优势
1.专业团队。乳腺肿瘤内科现有医师1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后4名,博士后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护士19人,临床药师1人。成员包括多名乳腺肿瘤领域的专家,均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背景。学科骨干成员在基础研究方向取得较好成绩,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10项,科大新医学2项,其他课题3项。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国际TOP期刊,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愈90分。多人次获得安徽省卫生健康“骨干人才”、中科大附一院“杰出中青年人才”和“青年技术骨干”等人才称号。学科获得中科大附一院“临床路径管理优胜奖”,“优秀服务示范病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优胜奖”、“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科室”、“优秀带教科室”、“优秀亚专科”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医疗质量考核优胜团队和优良团队。
2.医疗新技术。学科重视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收治和诊疗,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创新技术开发与临床研究,重点开展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案的探索研究及其转化应用。目前陆续开展了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免疫治疗新技术,如GO306重组溶瘤痘苗病毒治疗难治性实体瘤新技术、GCC-CAR-T细胞针对GCC表达阳性的晚期结肠癌治疗新技术、PD-1定制自体免疫T细胞治疗晚期实体瘤新技术、NK细胞治疗晚期实体瘤新技术等,并建立了免疫细胞治疗体系和安全性评估,建立健全了免疫细胞生产制备和检定规程及临床试验研究体系。学科常规开展脑膜转移鞘内注射、超声引导下输液港置入等多项技术。“晚期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及推广应用”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精准医学指导下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创新团队”获批为安徽省第12批115产业创新团队。
3.临床研究与教学。学科作为分中心主要研究者承担三百余项临床试验,涵盖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和疾病分期,这些新项目的顺利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科整体临床诊疗水平和能力,也为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学科负责人是肿瘤内科教学执行主任,学科承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和蚌埠医科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任务,及肿瘤内科和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学科同时承担了蚌医、安医专、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实习生临床带教任务。
4.学科影响力。学科已连续17届举办国家级继教班《乳腺癌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新进展-中欧论坛》,并通过定期举办全国和全省学术会议,线上线下MDT讨论交流会,扩大学术影响力,并辐射至省内外,乃至全国。2024年学科成立 “粉红家园”,数百名患者加入了“粉红家园”大家庭,学科医生和护理团队定期对患者开展宣教、义诊活动,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5.单病种诊疗中心。学科与乳腺外科、胸部放疗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及病理科等多个相关学科紧密合作,形成乳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正在筹建全省乳腺癌远程MDT医疗中心。目前乳腺癌诊疗中心的建设,是学术、管理、人才三个维度为核心的乳腺肿瘤诊疗中心、资源中心、人才中心。着重致力于全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乳腺癌专病发展,优化乳腺癌患者的全程就诊流程,全面提升乳腺癌患者的就医体验,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规范化、精准性、一站式”乳腺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