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放疗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肿瘤放射治疗始于上世纪30年代,仅局限于上海、北京、广州少数医院内,且只有上海镭锭医院一个独立的放射治疗科。解放后,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放射治疗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放射治疗的发展完全可以用“飞速”二字来形容,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我国广大肿瘤患者就医治疗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放射治疗在设备、从业人员、治疗频率、治疗技术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2、放疗定义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利用聚焦的、高能量的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放疗与手术,化疗并称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3、放疗怎么进行?
最常用的是外照射放疗,放射线(X射线,电子线,质子,重离子等)由体外的机器发射出,通过机器的旋转到特定的角度,让放射线进入肿瘤组织从而杀伤肿瘤。另外有近距离放疗,包括内照射、组织间插植及表面敷贴治疗等。
4、什么患者适合放疗?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来说,是否采用放疗应该按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发展期别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而定。常见肿瘤,如脑胶质瘤、鼻咽癌及其它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转移性肿瘤以及晚期肿瘤止痛及解除梗阻等视病情均可能有放疗指征,具体情况请咨询肿瘤放射治疗科医生。
5、放疗时机
放疗可以单独运用或者和手术及(或)化疗联合应用,还有在临床试验阶段的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应用。常见的联合方式: 手术之前行放疗来缩小肿瘤(新辅助放疗),手术结束后放疗来清除无法完全切除而残留的肿瘤细胞(辅助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放化疗联合)。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一种姑息减症的手段,如减轻肿瘤带来的疼痛,梗阻等症状。
6、放疗流程
(1)CT定位:拟进行放疗的患者,需要在放疗专用的CT(计算机断层扫描)模拟机下完成扫描。为了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医生常需使用适当的固定技术,如:面罩,头枕,真空垫,臂托,托架等固定患者。受呼吸运动影响大的胸腹部肿瘤,还需要限制呼吸(呼吸门控技术或压腹板等)或使用4D扫描的方法确保治疗的精准。同时,医生在患者身上画上体表标记线,使患者的体位在 CT 定位扫描和放疗时均保持一致。固定器和体表标记线是确保患者每次都得到精准放疗的重要措施。
(2)放疗计划的制定、靶区的勾画:医生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及其周边器官情况,决定使用何种放疗方法及治疗剂量。同时,放疗医生根据影像学图像,确定需要照射的范围,逐层勾画靶区,这个包括了影像上可见的肿瘤区域(GTV)及潜在可能累及的区域(CTV),并且考虑入肿瘤随呼吸的运动(ITV)及其每日接受放疗时候的摆位误差可能的影响(PTV)。精确的靶区勾画是精准放疗的重要保障。
(3)放疗计划的设计:放疗物理师根据医生确定的放疗范围和要求的剂量,设计放疗计划,即治疗射线的角度和强度等,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放疗医生的放疗计划,同时又保证正常器官所接受的剂量不超过安全范围。
(4)放疗计划的评估:物理师完成初步放疗计划后交付放疗医生评估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物理师经常需要和医生不断协商并反复修改计划,最终完成一个获得医生认可的计划。
(5)领取治疗单、复位、拍验证片:确认放疗计划后,医生会为患者生成放疗治疗单,并会通知患者领取。放疗开始前,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移床,即按原CT扫描时的坐标中心移至治疗计划结果的等中心参考点上,相应地,再在患者身上画上新的体表标志线帮助每次治疗时的精确摆位。另外,所有的患者均需要凭借放疗治疗单,在治疗机上预约拍验证片进行体位的验证。
(6)预约放疗:上述验证片由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排队预约放疗。
7、放疗注意事项
(1)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及放疗中及结束后的随访。
(2)保护好体表标记线和贴膜,这对于放疗的精准性至关重要。如不清晰,与医生约定时间补画线和贴膜,放疗时穿便于穿脱的衣服。
(3)在治疗室内放疗过程中,不可擅自移动,如有不适,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及手势示意和召唤治疗控制室的技术员,千万不要改变体位。
(4)另外需要记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均衡的膳食,尽努力照顾好自己并尽可能多的从医生及亲人朋友那里得到各种需要的帮助,这些都有助于疾病治疗和恢复。
8、常见放疗不良反应
(1)在放疗数次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放疗照射区域皮肤发红,类似于太阳晒伤,会感觉皮肤有些干燥,甚至瘙痒,一些患者会出现脱皮等。如果发生皮肤脱皮伴有渗液,就需要暂停放疗。
(2)放疗另外一个常见的副作用是疲乏,患肿瘤本身会造成疲乏,放疗可能会加重这一症状,并可能会在放疗结束后持续数月。做好心理准备放疗后会出现嗜睡等症状,同时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帮助恢复,如充分休息,多喝水,适度的活动等。
(3)放疗期间,一些病人会出现味觉和嗅觉的改变,在放疗结束后,病人基本可以恢复。因头颈部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口咽疼痛,黏膜溃疡等,应多饮水及保持口腔清洁。
(4)脱发不常见,头部放疗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脱发,接受胃或者腹部放疗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9、饮食小贴士
(1)食欲不振
1.少量多餐,可选择面包、藕粉、芝麻糊、酸奶、水果、等加餐小点心。
2.食物颜色尽量丰富,烹调方式尽量多样,减少油炸食物。
3.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保持愉悦的心情。
(2)口腔溃疡、咽痛、食道疼痛、吞咽困难
1.进食少渣流质(牛奶、果蔬汁、鱼汤、肉汤、肠内营养制剂等)或者半流质(粥、米糊、烂糊面、蛋羹、小馄饨、藕粉等)。
2.细嚼慢咽,必要时可借助吸管等工具。
3.避免刺激性食物(含咖啡因、酒精等)。
4.对于食管癌的病人要避免过分冰冷以及过热的食品,以防刺激食道,温凉饮食。
5.经常漱口保持口腔的卫生清洁,特别是饭后。
(3)恶心呕吐
1.避免油腻、辛辣、过甜、有强烈气味的食物,也不要急于进补。
2.勿同时摄取冷和热的食品,易导致呕吐。
3.少食多餐,在呕吐的间期慢慢进食。
4.进食前后尽量少饮水,汤水和食物分开吃,餐后不要立即躺下。
5.恶心时可口含硬糖,薄荷糖、柠檬茶或者吃一些偏酸的水果。
6.如呕吐严重无法进食,可与医生沟通予以静脉补液。
7.经常漱口保持口腔的卫生清洁。
(4)口干、味觉改变
1.口干和味觉改变见于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应多饮水,约3000ml每日,食用一些生津的食材(梨、甘蔗、橄榄、酸梅等)。
2.这类患者往往对苦味更加敏感,可在食物中多加一些糖和柠檬等增加甜酸味。
(5)腹胀、腹泻
1.腹胀患者避免食用易产气(洋葱、豆类、萝卜、韭菜、葱等)、高纤维(如笋、玉米、芹菜等)、刺激性(碳酸饮料、辣椒、酒精等)的食物。
2.吃饭时避免喝大量汤水。
3.腹泻患者则选用低渣清淡食物(冬瓜、土豆等),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
4.必要时可能需要禁食,及时就诊,告知医生。
(6)便秘
1.避免食用易产气、高蛋白、刺激性及难以消化的食物。
2.选用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麸皮等)。
3.多饮汤水及蔬果汁。
4.按摩腹部,刺激肠道蠕动; 适量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
(7)骨髓抑制
1.可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可能。
2.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以防消化道粘膜出血。
3.可选择瘦肉、猪肝、红枣、赤豆、红皮花生等进食,各类饮食注意不要只喝汤。
(8)常见抗肿瘤食物
1.粮食类:红薯、玉米、大豆、绿豆、薏米等。
2.蔬菜类:西红柿、胡萝卜、大白菜、白萝卜、茄子、青椒、洋葱、芦笋、竹笋、大蒜、卷心菜、菜花、菠菜、香菜、芹菜、荠菜、苋菜、土豆、芋头、山药、扁豆等。
3.瓜果类:苹果、大枣、黄瓜、苦瓜、冬瓜、南瓜、西瓜、香蕉、刺梨、桃、核桃山楂、杏子、猕猴桃、无花果、柑橘、沙棘、菠萝、草莓、莲子等。
4.海水产类:海带、紫菜、海藻、海参、牡蛎、泥鳅等。
5.干菇类:香菇、平菇、猴头菇银耳、黑木耳等。
6.其他:灵芝、虫草、葵花子、茶叶、蜂蜜、蜂王浆、牛奶、酸奶、人参、西洋参、枸杞子。
10、皮肤小贴士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禁用肥皂等洁肤剂及碘酒、酒精等刺激物。
(2)照射颈部者应衣着绵软、低领,尽可能暴露照射区域,避免摩擦、冷热刺激及照晒,外出时戴好帽子,冬季脖子围软绵围巾。
(3)剪短指甲、使用电动剃须刀,以免不经意间损伤皮肤。
(4)定时通风,保持房间温度25°C左右,夏天尤应注意,保持放疗区皮肤干燥。接受过放疗的皮肤,在夏天外出暴露时,建议使用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