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王冠娟,75周岁。
2005年11月因自感消瘦无力、腹胀加剧,入住省立医院。于12月8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显示结肠、脾、横结肠大网膜形成一巨大肿块,8*8cm,(拳头大)且有大小不等结节10余枚,腹腔内满是淡血性液体,故行姑息性横结肠切除30公分,乙状结肠封闭,升结肠造瘘术。诊断为横结肠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已是恶性肿瘤晚期。但我没有被吓到,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痛苦和磨难。俗话说得好:“涕泪悲怨,不如捏紧拳头”。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除手术后的几天外,后来的住院、出院、化疗、放疗等都不要家里人陪同,服侍。总之,一切自己扛。
转入肿瘤化疗科,我遇到了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胡长路主任。经他亲自腹腔注射,此后再没有腹水。又因原发灶不明,他根据腹部大量腹水和CA125较高的情况,凭经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化疗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后几年由于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都是按照胡主任的方案进行治疗。
我一共进行了2次大手术,22次化疗,25次放疗,2个疗程的伽马刀。癌症治疗的几板斧我全尝试遍了!此间曾4次光头。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造口处并发造口疝,像一个大碗倒卡在造口旁,20*15cm,周围出现红肿、溃烂,各大医院门诊治疗无效,多方打听,2012年3月我找到省立医院滕安保主任,他特别擅长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由此产生无比信任之情,立即预约他的号头。后来住院进行了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又要面临一次大手术,女儿劝我说:“都70岁了,不能瞎折腾!”嗨!这次我真的折腾对了。腾主任把结肠、补造瘘口,去疝气一次完成,就是这么牛!手术获得了巨大成功。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做梦也没想到!我终于结束了6年3个月的挂袋日子,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恩。
2008年我参加了安徽省癌症康复俱乐部。听讲座和病友交流,参加举办的运动会,联欢会,旅游等活动,提高了生活的乐趣,增强了抗癌病的信心。2011年我被评为俱乐部抗癌活动积极分子;2015年荣登《合肥晚报》阳光老人;2016年被俱乐部授予十年抗癌明星。在俱乐部郭护士长的带领下,我曾多次到医院,病房和癌症患者,家属进行面对面现身讲述,分享我的抗癌体会,讲述造口的护理的知识和方法,增强了他们抗癌的信心和勇气。今后我还要多多参加这种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癌病患者走出阴霾。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在抗癌路上已走了12年。我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懂得了生命的珍贵,生命的坚强,更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的体会:一,不怕癌。它就是慢性病。二,重视癌。人间正道是沧桑,治癌的正道就是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千万别信小广告、神医、否则上当受骗甚至会丢了性命。三:管住嘴。不海吃海喝,在饮食上不必忌口,什么都能吃,少而杂,做到均衡。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二两肉,常食禽肉和鱼肉,豆腐白菜保平安。四,迈开腿。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人勤病不找,这些年来家务我全自理。忙出好心情,干出好体格,并趁着腰好腿好,到祖国山河跑一跑,到国外跑一跑。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五,康复期定时复查。因为癌病容易转移易复发。没有情况往前走,有情况就及时治疗。六,得了癌病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战略上重视,心态上藐视 ”。七,不思八九常想一二。要找乐不要找烦恼,“一笑解千愁”“乐而忘忧”,人老心不老,活出精彩。八,勤奋惜时,跟上时代。老了也要加强学习。励志、保健、养生等方面知识,我摘抄了几大本,每天读书、看报并关注癌症防治的内容。
今年抗癌宣传周主题是“抗癌路上、你我同行”,我作为康复期患者,我愿意搭建医患之间桥梁,充当沟通交流的纽带,共同抗癌,书写抗癌新篇章。
最后我想说:有梦想就有希望!生命领域更多的是“例外”更多的是“奇迹”!